異象與使命

培育神國宣教人才,建立服事團隊往普世宣教,促進健康增長的教會。

加利利宣教中心位於台灣台南的玉井三埔地區。這裡多數是西拉雅族群的原鄉之地。也是台灣宣教最早的發源地。十六世紀中, 荷蘭東印度公司及荷蘭人來到大員 ( 台灣) 從事貿易進而殖民統治台灣。荷蘭歸正教會也同時展開他們在台灣的宣教工作。當時他們的最主要宣教對象就是台灣的原住民( 西拉雅族)。荷蘭歸正教會先後派 ( Geogius Candidus) 、 尤 羅 伯 (Robertus Junius) 、 花 德 烈 (Jacobus Vertrecht) 來大員傳福音。

1630 年代中期, 尤羅伯牧師在西拉雅族群地區宣教工作大有進展, 信主耶穌的人相當多,甚覺傳道人的不足,缺乏許多牧養的福音工人。於是向東印度公司及荷蘭改革宗教會陳情,大員教會小會於 1657 3 10 日建議「要揀選福爾摩沙島中伶俐和聰明的青年, 還有荷蘭人中資質好的士兵接受神學和語言的訓練, 以便擔任教師或牧師來服事自己的同胞。」後來, 決議在蕭壠( 佳里) 設立第一間神學院, 1959開始招生第一批學生就有 30 人之多。他們一邊讀神學一邊參與傳福音牧養的工作,在西拉雅族群中得到福音果子的大豐收。三年後因鄭成功進攻大員, 荷蘭人投降撤退,在鄭氏對教會的逼迫下, 蕭壠神學院就停了。

今天, 加利利宣教神學研究院在玉井三埔創校, 這部落的居民也大多是西拉雅族的後代,想起荷蘭在大員宣教 400 年又創立台灣第一間神學院, 這種連結使我們激起宣教啟航的心志, 意義非凡。

1987 8 月陳坤生牧師在埔里謝緯營地禁食祈禱, 從神領受創設祈禱山的呼召異象, 10 月就找到了現在祈禱院的用地。神是信實的, 祂預備了這靈修禱告的聖山。玉井教會張春貴長老曾告訴創辦人陳牧師說, 三埔牛稠仔的部落中有基督徒居住, 這地是玉井教會的前身。原來祈禱院的用地是宣教師在玉井宣教的起點,神的作為真是奇妙了, 引導現在的營地繼續做為宣教靈修的基地。

今日加利利宣教神學研究院的存在,實有其長遠的歷史淵源。1989 4 月台南市教會牧長們深覺教會需要, 如民族路教會洪溫柔牧師、太平境教會張宗隆牧師等人, 深覺教會牧師需要有團隊服事,使牧養的果效更好。於是研議新竹聖經書院在台南市區設立南部分院。在王英世院長的支持下開始招生,原本計畫在台南市授課, 後來因新任的院長林瑞隆牧師無意承接此事工,於是神學教育遷至玉井加利利祈禱院。

1993 1 18 日加利利祈禱院董事會決議,擴大事工機構更名為「加利利宣教中心」, 屬下除有「加利利祈禱院」外, 增加「加利利宣道學院」,增至二個單位。經過多年經營, 2002 6 月更名為「加利利宣道研究院」,招收大專畢業生, 續培育教會宣教人才。2008 4 月董事會接納戴俊男博士所創立的台灣教牧心理研究院歸屬本中心, 於是宣道研究院的學生併入台灣教牧心理研究院的道學碩士班, 業的學生有的協助牧會, 有的自行開拓教會。2019 4 月戴俊男院長去世後, 後繼者決定教牧心理研究院脫離本中心, 回歸獨立運作。

2020 4 月加利利的同工有感開辦有使命宣教神學教育的重要性, 隨即成立

「加利利宣教神學院」, 設有神學士班、宣教學碩士班、教牧學碩士班、宣教學博士班、教牧學博士班。招生狀況良好於 7 月開始授課。後來,在 2023 2 16 日行政會議又把學校更名為「加利利宣教神學研究院」, 簡稱「加宣院」。英文名稱為 Galilee Graduate School of Mission and Theology( 簡稱 GMT)。並於同年 3 月增設「道學碩士班」學程,強化培育牧養和拓荒的宣教人才。

2023 11 月本院得到亞洲神學協會( ATA)的接納,成為協會員,目前正積極準備認證,申請成為認證會員事宜, 是本院未來發展另一新的旅程碑。

本院歷史年表

1991 年

11 月

加利利祈禱院董事會與聖經學院南部分院委員會討論事工合作事宜。研擬聖經學院在南部玉井發展事工。

1992 年

9 月

因新竹聖經學院王英世院長即將退休,後繼者無心發展南部事工,於是南部分院委員會與祈禱院董事會聯席會議,討論培訓與祈禱事工如何一起推展。

1993 年

1 月

南部分院委員會與祈禱院董事會聯合討論成立「加利利宣教中心董事會」,並推舉謝穎男牧師為董事長。

1993 年

7 月

成立加利利宣道學院

聘王陽明博士為院長,招收神學士學生。

2002 年

6 月

加利利宣道學院改名為加利利宣道研究院,聘洪振輝博士為院長。招收宣道碩士生。

2008 年

8 月

與台灣教牧心理研究院合作,招收道學碩士生。

2010 年

5 月

接納台灣教牧心理研院為加利利宣教中心附屬機構,聘戴俊男博士為院長。

2020 年

4 月

台灣教牧心理研究院脫離加利利獨立。

2020 年

7 月

成立加利利宣教神學院,聘洪振輝博士為院長。設有宣教學博士、教牧學博士、宣教學碩士、教牧學碩士四科。

2022 年

10 月

更名為加利利宣教神學研究院,增設道學碩士科。聘陳坤生博士為院長。

2023 年

11 月

申請加入亞洲神學協會(ATA)為會員。

2025 年

8 月

董事會聘莊雅棠博士為院長,8 月就任。

未來五年企劃書

願景:嶄新時代宣教人才培育的搖籃核心價值:敬神、愛人、委身、宣教

使命:培育宣教人才、廣傳福音建立教會、服務社會

一、前言— 時代的需求

 (一)  另一波宣教運動如火如荼的展開

台灣的靈糧堂及召會系統, 已訂下在台灣每一鄉鎮區再開拓教會的目標, 目前全國有 368 個鄉( 鎮、市、區)

台灣的旌旗教會系統,核心同工黃以文牧師表示:在 2060 年前要達到 10 萬人的目標, 如一間教會平均 200 人, 至少需要 500 名的傳道同工。

看到台灣還有 90%的人未信主耶穌, 極需更多宣教人才的投入。

(二)  傳統神學院的培訓不能滿足需要

這幾年間, 傳統神學院道學碩士班招生呈現人數下降的現象, 甚至有的只有個位數。這種狀況將不能應付這一波宣教運動的需求, 急需有新興的宣教人才培訓機構的設立,培訓更多台灣島內傳道人來達成收割莊稼的目標。

對海外宣教士的差派而言, 台灣更顯不足。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來說, 目前, 在海外的宣教師仍以台灣人為宣教目標, 對跨文化的宣教事工實在少得可憐。對已領受神恩近 160 年的教會, 這是很大的挑戰需要面對。

(三)  加利利宣教神學研究院是一所新的宣教人才培訓機構

這是一所超教會的神學院。長老會的神學院目前只為自己的教派服務, 但加利利的神學院是為眾教會培訓人才。學生也是各宗派及獨立教會都有。目前有 120 位學生, 未來五年以超過 200 人為目標。

加利利的神學院是以宣教為中心的培訓機構, 不只給予聖經、神學的造就, 對宣教的實際課程及靈命的操練也特別加強。宣教與聖靈的工作室分不開的, 而聖靈的工作與祈禱也是並行的。加利利祈禱院和台南院院區禱告殿事工就是支撐神學院的重要動力。學生也可在其中得到屬靈的操練, 這是加利利的特色, 也是神奇妙的安排。

 

二、研究院未來五年的努力目標

(一) 在品質的認證方面

目前已申請加入 ATA,二年後將接受評鑑,一切的準備都要就序。在教授團隊的強化, 課程訓練的強化及圖書館的建置都要符合協會的要求。

(二) 服事工場的配合

培訓宣教人才乃以實踐參與傳福音事工為首要, 讓產學能合作, 且連成一體。

目前已計畫與高雄真美好靈糧堂合作, 在往後教會的拓展上, 工人由加利利協助培訓。

已規劃 7 月 27 日前往彰化旌旗教會與黃以文牧師交通, 未來產學合作的可能性。

獨立開拓教會的事工也會與神學生討論其執行的可能性。

(三) 健全組織方面

全職同工的增加是未來的重要事項。當研究院的學生增加, 服事的禾場擴展, 全職同工必須增加, 方能滿足現況。目前, 有六位全職教師, 但參與教學的還不足, 還要再安排。期待五年內達到八位專職教師陣容。

教授的聘請與預備: 這個新興的神學院需培育自己的教師群, 更能滿足對學生的指導及照顧, 目前在職進修二位, 未來五年選送或外聘一位。

學院各部門組織的動員及執行, 本院有教評、教務、課程、牧育、研發、總務、圖書館, 各委員會單位的組織, 各單位的主管要依中程計畫之目標, 擬定策略、方案切實地執行應有的事工或業務。提出各單位事工規劃。

(四) 發展資源

錢非萬能, 但推動事工卻沒錢萬萬不能。做好學院的財務規劃, 讓充足的財源來支持各部門事工的推動。這方面可由洪副院長來提出推動計畫, 也規劃出經費預算的目標。今年只有 900 多萬元, 將可逐年增加。五年後達到二千萬元預算的目標。將思考如何達成、規畫、與經營達成之方式。

圖書館使用鉑特的系統做編目, 希望五年後達到二萬本書並完備搜尋系統的目標。 

 

願景圖

近期建議先行進行之 Programs:

(1) 實習、夥伴教會的設置
(2) 人力資源的客戶管理(意見資源&財務資源)加利利之友的設置與管理
(3) 開拓、植堂規畫與關懷(研討會的舉辦)
(4) 與恩惠文教基金會(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)的夥伴關係(印尼 Moriah 神學院神學沙龍、研討會、研究員)
(5) 完成願景圖之共識

中期建議事工

(1) 招生策略與佈建
(2) 學位、課程的檢討與整備
(3) 財務規劃與發展

遠期建議事工

(1) 學位、學院認證
(2) 國際化
(3) 校園建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