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7年的某一天,當陳坤生牧師、王明美師母和教會同工尋求一處靜修祈禱的場所時,誰也沒想到,神的計畫早已開始動工。
那時,台南玉井三埔的山坡地,一片甘蔗園靜靜地等待著神的旨意彰顯。一天,和順教會的林益在長老在理髮時,偶然聽聞大內湖頭教會一位長老的女兒提及,自己的母親在玉井三埔有一塊地準備出售。消息傳來,牧師一行人心懷盼望,踏上這塊土地。當他們站在田埂上祈禱時,陳璐牧師——曾協助加利利初期半年聚會事工的牧者——深感心靈舒暢,當下禱告:「求神把這塊地賜給我們。」
這僅是奇蹟的開端。
當陳坤生牧師走過這片山坡地時,眼前映入一座「農塘」,池水靜靜地儲蓄著灌溉之源。這一幕讓他想起了《聖經》中耶穌施行許多神蹟的加利利湖。他心中湧起一個意念:「這裡就叫『加利利』吧!」
更奇妙的是,「加利利」在原文有「車輪」之意,象徵著推動與復興。當在以色列服事的吳百合牧師來台南訪問時,也在禱告中印證了這個名字的意義——「加利利要帶動台灣教會復興,成為祝福之地。」
在祈禱和確認之後,陳牧師邀請北門教會的徐連作長老——亦是建設公司的董事長——前來評估土地的適用性。徐長老看過後,給了三個肯定的理由:
然而,他也提醒,若能取得合法的建地,發展會更加順利。因此,牧師和同工們開始為此迫切禱告,而神也回應了他們的信心。
不久後,牧師和師母來到一位土地所有權人家中洽談,才發現這是一位女巫的住所,屋內擺滿偶像。這是場屬靈爭戰,牧師進門便在心中用方言禱告,求神掌權。
當他們表明來意時,這位地主毫不猶豫地同意出售土地,並拿出了地契。當陳牧師展開契約時,內心充滿驚喜——這竟然是一塊 600 坪的建地,正符合之前的禱告!她開價十萬元,但當時牧師並未準備現金。當晚,他們找徐長老商討,長老二話不說,立刻開了一張十萬元支票:「快去簽約,不要猶豫。」
就這樣,一塊關鍵的土地順利歸入神的國度,成為今日祈禱院的所在地。
1991年,一位土地仲介主動聯繫加利利,詢問是否願意購買一塊連接前方、面積達 11 甲的土地。這塊土地原由台南一貫道的道親們集資購買,計畫興建壇城與休閒設施,但因種種原因無法開發,遂決定出售。
起初,他們開價 4,500 萬元,這對當時的加利利來說是一筆龐大的數目,談判陷入僵局。然而,經過多次交涉,最終價格降至 2,800 萬元。牧師心裡默禱:「如果神真的要我們買下這片土地,就請祂預備 100 萬元的訂金。」
令人驚訝的是,在簽約前一天晚間,高雄喜信教會的三位弟兄姊妹竟主動帶來 170 萬元,奉獻給加利利!神的供應實在奇妙,牧師毫不遲疑地簽下購地契約。
更令人驚訝的是,三天後,台中某位一貫道師父帶著 3,200 萬元現金,試圖買回這塊土地。然而,當他們得知道親們針對合約提出要求規定「違約金 1,000 萬元」時,頓時啞口無言。神早已為加利利鋪好道路,使這片土地仍然歸於主的國度。
1995年,台南縣社會處長唐啟明先生來訪,提議可否撥出部分土地作為青少年安置機構。董事會聽聞此提議後,深感這是回應社會需求的機會,遂決定推動「希望之家」。
然而,就在建築計畫即將展開時,1997 年溫妮颱風重創北部,政府因而修訂山坡地建築法,使原本的建築計畫受限。正當團隊猶豫是否要放棄時,社會科長蔡文龍先生建議:「如果能將對面的甘蔗園變更為社會福利用地,就能建造更大的安置中心!」
經過一年多的努力,土地成功變更,今日的希望之家正式成立,幫助了無數需要關懷的青少年。
1997年5月,王明美師母突然感動,要向新化的一位中醫師購買一塊果園,當即帶著 10 萬元支票前往洽談。對方爽快答應,並簽下合約。
令人震驚的是,就在隔天,一貫道信徒也來此談判,計畫在此地建造壇城。但當他們得知土地已售出時,不禁驚訝:「為何只差一天?」他們甚至願意加價 20 萬元買回,但中醫師誠實守約,最終土地仍歸加利利所有。
從一片山坡地,到如今擁有近 20 甲土地,加利利宣教中心不僅成為台灣教會的靈修重地,更透過祈禱院、社福事工、門徒訓練等,將神的愛擴展至社會各個角落。
這一切的發展,都是神蹟的累積,是神親手書寫的故事。今天,祂的邀請仍在:「來吧,見證我的奇妙作為,成為祝福的器皿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