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25新春特惠】進入豐盛的秘訣:生命泉源湧流——葉杰瑜 牧師
生命泉源湧流 – 進入豐盛的秘訣
葉杰瑜 牧師
進入2025年,我們的核心主題是如何進入神的豐盛,神本是豐盛的,祂的國度充滿榮耀與供應,但這份豐盛不是隨意賜予的,而是透過屬靈法則來引導我們進入其中,祂為我們預備了一條道路,使我們在地上能夠行在祂的旨意裡。神賜給我們聰明智慧,也賜下法則,讓我們可以遵循祂的引導,因此神要向我們啟示祂的法則,使我們能夠走在祂所預備的道路上,進入真正的豐盛之地。
回顧以色列人的歷史,神帶領他們出埃及,進入應許之地,這段旅程原本只需四十天,但最終卻延長至四十年。四十這個數字,在聖經中象徵著一個完整的循環,也是代表著預備與成熟的過程。耶穌曾經在曠野禁食四十天,這不僅是一種試煉,更是靈性的雕塑,使他在屬靈上進入更深的成熟。對神而言,時間並非單純的等待,而是祂使用來鍛鍊我們、塑造我們,使我們能成為成熟的兒女,承接祂更大的計劃。
從路加福音的記載,耶穌的家譜追朔到亞當時,經上提到亞當是神的兒子,因此這條回家的路,從創世以初便已經展開。整本聖經所啟示的,不只是人的救恩,更是神尋回與恢復兒女,神的目標,從來都不僅是尋找一群信徒,而是要我們成為真正的兒女,使我們回到祂的家中,成為祂榮耀家族的一員,承接天國的產業。如同王室的成員承繼王權,神的兒女也要承繼天國的產業,這正是祂永恆的旨意。
亞伯拉罕的信心傳承
當神呼召亞伯拉罕帶領他走上一條信心之路時,祂對亞伯拉罕說:「你向天觀看,數算眾星,能數得過來嗎?」隨即,神應許:「我要使你的後裔像天上的星、海邊的沙那樣多。」正因為亞伯拉罕信耶和華回應了這個呼召,因此他被稱為信心之父。
亞伯拉罕之所以能夠成為信心之父,是因為他選擇憑信心領受、相信,並且看見。他在信心裡看見神的應許,並透過自身彰顯神的形象,也就是父神的形象。神內心最深的渴望,是擁有無數的兒女,如天上星星,如海邊沙般的多,來承接祂所預備的豐盛產業。因為祂本是豐盛的,祂的產業遠超過我們所能想像、所能理解。
剛才,信德牧師分享了一個異象。他在禱告中,感受到天父如同一位喜樂的父親,將孩子高高舉起,滿懷喜悅地擁抱著他。其實,這幅畫面也曾深刻地觸動我。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看見神、看見異象,我清楚地記得,當時心裡湧現出一股前所未有的感動,仿佛一個孩子被父親緊緊擁抱,毫無保留地被愛著。我心想:「這正是無條件的愛!」這份愛超越人的過去,超越一切錯誤、困難,甚至超越所有失敗與哀傷。它不是單單的安慰,而是一種能完全淹沒我們、翻轉我們的愛。
當這份愛臨到我們,許多控告就不再存在,過往的失敗、遺憾,都不再具有權柄,因為神用祂的愛來遮蓋、恢復、更新我們。因此,這份愛不只是一種感受,而是一個活生生的泉源,能夠從我們生命裡不斷湧流,帶來真正的轉變。這就是為什麼,我們說:「生命的泉源湧流。」因為當神的愛臨到,這活水將源源不絕地湧流出來,使我們生命得著真正的滿足。
活水泉源與人的選擇
聖經中多次提到:「不要自己挖一個不能蓄水的池子。」這句話深具屬靈意涵,人總是試圖靠自己的力量建造蓄水池,企圖儲存資源,確保自己的安全。然而,神要賜給我們的,並不是一口人造的蓄水池,而是永不枯竭的活水泉源,而這個泉源,不是別的,正是神自己。
然而人往往只渴望神的祝福,不是渴望神。因此我們的禱告常常是:「神啊,賜我金錢!神啊,給我一個美好的家庭!神啊,讓我擁有好的職位、穩定的事業!」當然,神樂意賜福給我們,但祂的心意遠超過這些,祂不單要給我們祝福,祂要將祂自己賜給我們,成為我們生命的活水泉源。唯有如此,我們才不會枯竭,不因環境的震動而失去盼望,也不會因一時的困難而動搖信心。
我記得當我的兒子還小的時候,我計劃帶他去加州的迪士尼樂園,我想這是一個孩子夢寐以求的地方。那時我們住在北美,全家興奮地準備前往,在旅途中,我們經過一家雜貨店,門口有一台投幣25美分就能玩的電動小車。我的兒子看見後,滿心歡喜地纏著我,希望能夠坐上那輛小車。我告訴他:「等等,我們有更好玩的地方!」然而,他卻不明白我的話,以為這就是最棒的選擇。
這幅畫面,常常是我們與神的關係的寫照:神要帶我們進入更大的豐盛,但我們卻執著於眼前看似美好的事物,錯以為這就是最好的。於是,我們停滯不前,錯失了神更高的計劃。神一直耐心地引導我們,祂不是要我們停留在次好的,而是要帶我們進入最好的。但這需要我們願意相信祂,願意放下自己對一切的掌控,單單倚靠祂的帶領。
這股活水泉源,就是神自己。 摩西曾擊打磐石,使磐石流出水來,供應以色列人在曠野的需求。而這磐石,正是預表基督。祂是那真正的活水泉源,使我們的生命得以飽足。以色列人在曠野中常常因缺水而抱怨,這提醒我們,水對生命何等重要。沒有水,就沒有生命。
科學家探索火星時,他們首先尋找的,便是水的存在。因為沒有水,生命就無法存續。同樣地,從屬靈的角度來看,神的話語、神的救恩、神的醫治,就如同水一般,是我們生命的必要元素。沒有神的話語,人就會枯乾;沒有神的救恩,人就無法得著真正的自由;沒有神的醫治,人就無法經歷全然的恢復。
聖經中充滿關於水、泉源與活水的啟示。最近,我們也常常談論泉源與活水,並向這些泉源發聲。當我們在信心裡宣告:「過去的古井要再湧出水來!」我們便在對準神的應許,讓祂的活水再次流動。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,名為「玉井」,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深層的屬靈意涵,這是一口如玉般珍貴的井,一個神所賜下的恩典之地。
神賦予水一個獨特的象徵,它代表生命,代表祂的道,代表救恩與醫治。在整本聖經中,水的意象不斷出現,每一次都指向一個關鍵的信息,我們所需要的,不是人造的水池,而是來自神的活水泉源,當我們得著這活水,就永遠不渴,如同耶穌對撒瑪利亞婦人說:「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。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,直湧到永生。」
這就是神所賜下的生命泉源,它不僅供應我們一時的需要,更能夠滋潤我們的生命及其深處,使我們得著永恆的滿足。
承接產業與挖掘水井
若我們從未經歷過缺水,就難以體會口渴的痛苦。人可以忍受幾天的飢餓,但若缺少水分的補充,一天或二天便會開始感到極度不適。日常生活中,我們或許不覺得水有多麼珍貴,然而,當缺水時,才會深刻地明白,它比食物更為重要。同樣地,從屬靈的角度來看,神的活水泉源也是我們生命的關鍵。當人遠離神,靈裡便會枯乾,如同荒漠缺水般失去生機。
我們可以從以撒的故事中,看見承接產業與挖掘水井的重要性。創世記26章記載,以撒離開非利士人的地,在基拉耳谷紮營。他的父親亞伯拉罕曾在當地挖了許多水井,然而,在亞伯拉罕死後,非利士人竟將這些水井全部填塞。這個行為背後,隱藏著一些的屬靈意涵。
非利士人為何要堵塞水井?如果以撒一無所有,毫無影響力,仇敵根本不會如此對待他。然而神與以撒同在,使他所做的事都亨通,他的牲畜繁多、家業興旺,這讓非利士人感到害怕,於是,他們選擇用堵塞水井的方式來削弱他的勢力。然而,以撒並未因此爭競,而是選擇重新挖掘水井,取回父親留下的產業。
當以撒挖出第一口井時,基拉耳的牧人前來爭奪,聲稱:「這水是我們的!」於是以撒將這口井命名為 「埃色」(意為「相爭」)。但他沒有與他們爭吵,而是選擇離開,轉往另一處,再挖一口井。
奇妙的是,當這口井再次湧出水來,然而當地人仍不肯放過,以撒再一次遇到爭奪,於是他將這口井命名為 「西提拿」(意為「敵對」)。即便如此,他仍然不與他們爭論,而是繼續遷移,尋找新的泉源。
在當時的環境裡,挖井並非易事,特別是在乾旱的地區,要找到水源往往需要極大的努力,然而以撒的水井屢屢湧流,這並非巧合,而是神的同在與賜福。當他挖到第三口井時,沒有人再來爭奪了,這口井名為 「利河伯」(意為「寬闊之地」),以撒說:「耶和華現在給我們寬闊之地,我們必在這裡興旺。」
這個故事帶給我們啟示,以撒雖然不爭不搶,卻在神的祝福中得勝,因為他知道,自己所承接的產業不是來自爭奪,而是來自神的同在。他選擇不與人相爭,而是專注於尋找神所預備的泉源。當我們願意信靠神,而不是與人爭奪世上的資源,神便會親自為我們開路,使我們進入祂所賜的寬闊之地。
這段歷史也提醒我們,每一代人都需要重新挖掘屬靈的泉源。上一代的祝福雖然寶貴,但若我們不去承接,不去挖掘,就無法真正擁有。非利士人堵塞了亞伯拉罕的井,這意味著仇敵試圖攔阻神的產業。然而,以撒選擇不被困境限制,而是親自去挖井,重新得著水源。我們不能只停留在前人的祝福裡,而是要親自尋求神,使恩典的泉源再次湧流。
如今,神的同在仍然在我們當中,祂已經為我們預備了豐盛的產業。我們是否願意如同以撒一樣,不輕易放棄,不因環境的攔阻而退縮,而是持續尋找那真正的活水泉源?當我們願意在信心裡行走,神必會帶領我們進入祂所應許的寬闊之地,使我們的生命豐盛,並成為別人的祝福。
恢復兒子的身份與天父的心
我在台灣十七年以來,學習了兩件極為重要的功課,第一,神是一位慈愛的父親;第二,神祝福那些帶著祂形象的人。
我們每個人都是按照神的形象被造,因此,神的計劃是要塑造我們,使我們越來越像祂。我們常說要成為「小基督」,這不只是一句口號,而是一個生命的過程。我們的目標,不是僅僅擁有信仰,而是活出基督的樣式,讓神的信心與愛充滿我們的生命,使我們成為祂榮耀的見證人。
然而我們都知道,人性經常軟弱且多有限制,我們的軟弱與環境的挑戰常常讓我們難以突破。即使我們努力,也往往發現自己的能力不足,難以真正改變自己及周遭的困境。但這正是神的恩典所在,我們無法靠自己得勝,但我們可以選擇住在基督的得勝裡,我們無法憑自己突破,但我們可以住在神已經為我們成就的突破之中。
這讓我們明白,永生並不是一張通往天堂的門票,永生是一種位格,永生就是神自己。 祂是我們的泉源,是我們生命的根基。當我們進入神永生裡,我們便能活出祂的榮耀與豐盛。
回顧我的生命,我認識耶穌,卻不太認識天父。當我第一次遇見耶穌,我深深地愛祂,因為祂是如此美好,如此溫柔地愛著我。然而當時的我對天父卻沒有這樣的親密感。我總覺得天父是一位嚴厲的審判者,而不是一位慈愛的父親。
這樣的狀態與想法一直持續了八年,直到神透過一位屬靈父親來改變我。這位屬靈父親,不只是聖經的教師,更是一位真正帶著父親心腸的人。他的生命向我顯示,何謂真正的為父的心。
我記得,每次見到他,他總是張開雙臂給我一個溫暖的擁抱,這對我來說,一開始是陌生的,甚至有些不習慣。在華人文化中,男性之間很少擁抱,尤其是像父親與兒子那樣親密的擁抱。我從小缺乏父愛,因此這樣的表達方式對我而言既奇特又尷尬,然而漸漸地我開始感受到其中的愛與接納,開始明白這並不只是外在的行動,而是一種屬天的關係。
直到有一天,我與妻子Vivian在香港的一間茶餐廳用餐,四周環境嘈雜,但就在那一刻,我卻清楚地感受天父對我的心說話。祂說:「我的孩子,你不用擔心你的未來,我會與你同行,我會支持你。」這句話一進入我的心,我的眼淚瞬間湧出,無法自已。那一刻,我深刻地感受到,原來我一直缺少的是父親的愛與陪伴,而天父正在親自向我顯明祂的心。
過去,我以為自己很獨立、很剛強,不需要父親的肯定。然而,當天父親自對我說話時,我才明白,父親的缺席,確實在我生命中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傷痕。而神,正在親自醫治這個傷口,恢復我的兒子身份,使我明白,我不只是神的僕人、門徒,更是祂的孩子。
當一個人的兒子身份被恢復,他的內心便不再有孤兒的靈。 孤兒的靈總是讓人覺得自己必須靠努力爭取、靠表現來贏得愛,但兒子的身份,則帶來安息,因為我們知道,天父的愛是無條件的。我們不需要透過成就來證明自己的價值,因為我們的價值,早已在神的愛裡被確立。
這個醫治不僅改變了我對天父的認識,也改變了我對地上父母的看法,我開始看見,其實他們並不虧欠我,因為他們已經在有限的生命裡做了他們所能做的。過去我總是覺得自己是受害者,充滿抱怨與遺憾,但當我的心被神恢復,我發現這一切都不再重要,我開始感謝我的父母,感謝他們所做的一切,即使不完美,卻仍然是愛的一部分。因此,當我的源頭被醫治,我的內心不再有苦毒、不再有怨恨,也不再活在過去的傷害裡,而是進入神的愛與應許中。
當我學會感恩與尊榮,神便讓我得著更大的祝福。我體會到,父親的角色,不只是提供物質上的需要,更是確認兒女的身份,並賦予命定,當父親對孩子說話,他的生命方向與呼召便被啟動。
如今,我深深地明白,神是一位良善的父親,祂不僅愛我們,還要恢復我們,使我們承接祂的榮耀與產業。 當我們的身份被恢復,我們不再需要害怕,不再需要再證明自己是誰,因為我們已經在祂裡面得著完全的愛。
尊榮的法則與世代的傳承
這些年來,神不斷教導我一個極其重要的功課——尊榮。尊榮,不僅是一種態度,更是一種文化,一種與神國對齊的生命方式。尊榮,不是因為對方完美,而是選擇以神的眼光看待人,認出神在一個人身上的工作,並選擇以正確的態度來對待這個人。
聖經中極為強調「尊榮父母」。《以弗所書》六章2-3節說:「當孝敬父母,使你得福,在世長壽。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。」 這句話告訴我們,尊榮不僅是個人的選擇,更與我們的祝福息息相關。基督徒應當是最懂得尊榮的人,因為我們知道,神設立了屬靈的秩序,當我們尊榮上一代時,就能承接從神而來的產業。
然而現實並不總是那麼容易。我們的父母或長輩可能不完美,甚至有些人來自破碎的家庭,對父母充滿傷害與失望。我自己也曾經歷過這樣的掙扎,我成長於一個破裂的家庭,父母在我小學三年級時分居,六年級時正式離婚,我曾對他們充滿不滿,覺得他們虧欠我,甚至認為他們的決定影響了我的人生,這種情緒一直延續到成年,即使我信了耶穌,這種想法仍然深植於心。
然而當神恢復我的兒子身份,並醫治我內心的孤兒靈時,我開始以新的眼光看待我的父母。我發現,他們並不完美,但他們已經在他們的能力範圍內愛了我。他們或許無法給予我完整的愛,因為他們自己也從未真正得著過這樣的愛。當我明白這一點,我的心開始改變,從抱怨轉向感恩。
這份醫治讓我明白,尊榮不是基於對方的行為,而是基於神的心意。 這不代表我們要美化父母的錯誤,而是選擇用神的眼光去看待他們。當我們願意尊榮上一代,神便會打開天上的窗戶,將祂的祝福傾倒下來,使我們承接更大的恩典與產業。
這個屬靈的法則,也適用於我們的屬靈長輩,在服事的過程中,我與許多屬靈的父母親同行,他們或許來自不同的背景,但他們身上有著神的恩膏與智慧。因此我學習尊榮他們,並樂於承接他們所傳遞的產業。我發現當我們願意這樣做,神會讓我們進入更深的祝福。
例如,在台灣鄭博仁牧師是一位屬靈的父親,他的生命影響了許多人。他不僅在南台灣開拓教會,更帶來極大的屬靈突破。同樣地,當我想到陳牧師、陳師母,我也充滿敬意,因為我知道,他們曾為台南的屬靈光景付上極大的代價。這些人,就像上一代為我們挖井的人,他們的努力,使我們今日能夠自由地敬拜、服事神。
然而,有些人卻輕忽這些屬靈的產業,甚至認為:「這些都是過去的事,我們要拋棄舊有的模式,自己重新來過。」但這樣的想法,往往使我們失去神所賜的恩典。神是一位世代同行的神,祂樂意透過每個世代來傳承產業,當我們斷絕與上一代的聯繫,便無法真正承接神的祝福。
這就是為什麼神強調:「我是亞伯拉罕、以撒、雅各的神。」 祂的祝福,總是透過世代的傳承來完成。亞伯拉罕領受應許,以撒承接產業,雅各則進入命定,成為以色列的十二支派,若其中有任何一代選擇切斷關係,神的計畫便無法完全成就。
同樣地,當我們願意尊榮上一代,神便會將屬靈的產業傳承給我們,使我們不僅活在自己的祝福裡,更能成為下一代的祝福。
尊榮,開啟承接產業的門。 當我們選擇尊榮,我們便對準了神的心意,使神的祝福在我們的生命中流轉,使我們不僅成為領受者,更成為祝福的流通管道。
恢復屬靈泉源,迎接復興
當我們談論尊榮時,這不僅僅是個人的選擇,更是一個世代承接的過程。神的計畫不是孤立的,而是世世代代相連的,我們不僅是獨立的個體,而是被安置在神的國度中,與上一代、下一代彼此連結,神是亞伯拉罕、以撒、雅各的神,祂的祝福總是透過世代相傳來實現。
讓我們回顧大衛的生命,他是一個真正明白尊榮的人。當掃羅王追殺他時,大衛原本有機會反擊,甚至可以殺死掃羅,但他選擇了尊榮。
撒母耳記上記載,有一次掃羅帶著三千精兵追殺大衛,途中進入山洞如廁,卻不知道大衛和他的部下正藏在洞中,這對大衛來說是個千載難逢機會!大衛的部下對他說:「這是神把仇敵交在你手中的日子!」然而大衛沒有殺掃羅,他只是悄悄割下掃羅外袍的一角。事後他甚至為這個舉動感到自責,因為他深知:「我的主乃是耶和華的受膏者,我在耶和華面前萬不敢伸手害他,因他是耶和華的受膏者。」
大衛的選擇讓我們看見,尊榮並不是基於人的行為,而是基於神的權柄與計劃。 掃羅雖然對大衛不義,但大衛仍然尊榮他,因為他知道掃羅是神所膏抹的王,大衛的行動使他蒙神的喜悅,最終承接了神所賜的國度。
同樣地,以利沙的生命也顯示了「看見,才能承接」的屬靈原則。他緊緊跟隨以利亞,無論以利亞如何試探他、要他留下,他都不願離開,因為他知道,自己要得著雙倍的恩膏。
當以利亞被神接走的那一刻,以利沙高聲呼喊:「我父啊!以色列的戰車馬兵啊!」這不僅是情感的流露,更是一種屬靈的看見,有清楚的辨識力。以利沙看見以利亞的屬靈地位,因此,他能夠承接這份恩膏。當以利亞的外袍落下,以利沙撿起來,開始行使先知的職分。他用外袍擊打約旦河,水便分開,象徵他正式承接了屬靈的產業。
這個故事給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示:如果我們不能看見上一代的產業,就無法承接它。 今天,我們是否能看見神在我們的父母、屬靈長輩身上的工作?我們是否願意尊榮並承接這份產業?
神正在恢復「以利亞的祭壇」。 《瑪拉基書》四章5-6節說:「看哪,耶和華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,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亞到你們那裡去。他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,兒女的心轉向父親,免得我來咒詛遍地。」
這段經文告訴我們,當父親的心轉向兒女,兒女的心轉向父親,這塊土地就不會被咒詛,而是會蒙福! 這正是神正在做的工作,恢復世代之間的關係,使父親與兒女彼此合一,使屬靈產業得以順利傳承。
想想耶穌在世上時,祂尋找的是什麼人?祂不是去找那些義人,而是去尋找罪人。撒該是個貪婪的稅吏,被人鄙視,然而,耶穌對他說:「撒該,你下來,我今天要住在你家裡。」這句話完全改變了撒該的生命,使他主動悔改,並甘心樂意歸還訛詐來的錢財。耶穌的愛與接納,使他的生命翻轉。
撒瑪利亞婦人的故事也讓我們看到,當耶穌願意與她對話,她的生命便從羞恥轉為榮耀。耶穌沒有責備她的過去,而是向她啟示活水的泉源,使她成為一位有影響力的傳福音者。
這告訴我們,神的恩典總是領先於悔改。 祂先愛我們,使我們回轉,這正是「以利亞的心志」——恢復關係,使人的心轉向神。
《民數記》21章16-18節記載,以色列人在荒野行走時,開始向泉源發聲,他們唱道:「井啊,你要湧出水來!」這口井是領袖們所挖的,是貴族們所鑿的。這段經文啟示了一個屬靈原則:當我們向神的泉源發聲,當我們開始敬拜與感謝,生命的活水就會再次湧流!
在台灣的歷史中,也有許多屬靈的泉源。150多年前,長老教會的宣教士來到台灣,他們帶來福音,並為這片土地挖了一口井。他們建立學校、醫院,帶來屬靈的復興。然而,這些產業是否仍然在湧流?還是已經被時間與環境掩埋?
我曾經在長榮中學帶領一個禱告會,最初學生們對信仰冷漠,甚至抗拒禱告。但當我們持續為這塊土地禱告,一年後,情況開始改變!學生們開始渴慕神,甚至有人半夜偷偷爬牆回學校,只為了尋求神。當我們誦讀巴克禮牧師的獻身文,學生們竟開始哭泣,深深地被神的靈觸摸。我們親眼見證,當一個世代尊榮上一代的產業,神的靈就會大大澆灌,復興便會臨到!
今日,神正在恢復我們對屬靈泉源的尊榮。 我們需要向井水歌唱,呼喊:「井啊,你要湧出水來!」我們要開始讚美神在歷史中的作為,感謝祂為我們預備的產業,尊榮屬靈的父母,並承接神的祝福。
當我們這樣行,神的活水將會再次湧流,恩典將臨到這片土地,復興將進入我們的家!
回應神的呼召—建立以利亞的祭壇
今日,神正在對我們的心說話,祂正在呼召我們建立「以利亞的祭壇」,恢復這地的屬靈產業。我們要向神的活水泉源發聲,呼求:「井啊,你要湧出水來!」
當我們開始禱告,當我們願意尊榮上一代,當我們與神對齊,復興就會臨到! 這不僅是個人的祝福,而是整個世代的轉化!